问政山笋产自歙县城东问政山,是徽州地区传统名菜,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,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;后来该菜因加上香肠、香菇等增香,故称为两香问政山笋。
问政山笋属毛竹笋,笋壳细薄,笋肉白皙,鲜嫩无比,手指掐捏能溢汁,堕地即碎,肉头肥厚,当地称白壳苗,有“问政山笋甲天下”之誉。古代徽商往来新安钱塘,携问政鲜笋上船,文火炖煮,清香扑鼻,味道鲜美,名声远扬,传入京城为皇帝赏识,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,遂又称问政贡笋。
问政山笋箨红肉白,质嫩味鲜,加之在烹饪过程中加佐料提味,成菜后,脆嫩可口,笋味微甜,如同鲜笋一样,吊人胃口。
菜品历史:相传,南宋年间,徽商崛起,在杭城经商的歙人,思乡情浓,常托人捎去问政山竹笋尝新,以解思乡之情、怀故之梦。家人起早将破土的春笋挖出,在新安江行舟时,剥尽笋壳切后入沙锅,加江水,以炭火清炖,至杭州时打开沙锅,笋味香脆可口,宛如在家吃鲜笋一样美味。地道民间徽菜从此便成为了与徽商有关的思乡美食。
食材构成:主料:问政山笋;辅料:火腿、精盐、白糖
工艺流程:火腿洗净剁块、笋洗净切片;加开水或高汤,大火10分钟至汤汁为白色;转文火煨制3小时,笋片为半透明最佳;放入盐、糖调味即可食用。
文化故事:问政山笋笋壳细薄,笋肉白皙,鲜嫩无比,为笋中珍品,有“问政山笋甲天下”的美誉。古代徽商往来新安钱塘,携问政鲜笋上船,文火炖煮,清香扑鼻,味道鲜美,名声远扬,传入京城为皇帝赏识,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,遂又称问政贡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