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潭与浅滩,万转出新安。”唐代诗人权德舆有诗写道新安江上历来水深多潭,而且潭为水中深渊,乃巨流过滩冲出而成。当然新安江上最著名的深潭莫过于“瀹(yue)潭”、“漳潭”、“绵潭”。况且,“三潭”之名也源自于这三个村名,而更使它们名声在外的却是这一带出产的名果——三潭枇杷。
歙县“三潭”枇杷是我国四大枇杷产区之一,它与福建莆田、浙江黄岩和溏栖、江苏吴县并称全国五大枇杷产区,2012年,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。百里新安江,万亩枇杷园,三潭枇杷产地集中主要分布在新安江畔的歙县深渡镇、坑口乡、徽城镇3个乡镇11个行政村,果园面积1.5万亩,正常年间枇杷产量在6000-8000吨左右。
“天上王母蟠桃,世上三潭枇杷”。自古以来,三潭枇杷以皮薄、肉嫩、汁多、香甜享誉海内外,但是对于三潭枇杷主产地中的“瀹潭”、“漳潭”、“绵潭”三个村庄,除了歙县人外,外乡人似乎知之甚少。为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“三潭”前世今生,辛周君日前查阅了相关徽州村史资料,加以整理,以飨读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