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州,简称“徽”,历史地理名称,古称歙州、新安。徽州一府六县,即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祁门、绩溪、婺源,府治在现歙县徽城,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,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,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。
徽州三绝
徽州的乡土民居以独特的徽文化底蕴为基础,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徽派建筑。其结构多为院落式,一般为坐北朝南、依山面水。
三绝之民居
受封建宗法制度的约束与光宗耀祖的责任,发财的徽商们会把大量的财富带回故乡,围绕着宗祠建造出古民居,同时徽州人崇尚自然美,追求的是人文还有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,而这也集中体现在了徽州建筑的风水美之中。虽然民居各家各户各自投资建造,但是建筑风格却是整齐划一,采用封闭式天井院的格局,大多为两层,但是也有三层,外观上是清一色的白墙青砖黑瓦,高低错落的马头墙,装饰上大多集中在门楼还有室内,主要采用砖雕、木雕、石雕等等工艺,且内部设施都非常完善,所以徽州民居是实用性还有艺术性的完美统一。
三绝之牌坊
牌坊也称之为牌楼,在古镇主要是放在村口或村镇中间,常常用来纪念某人或者某事,牌坊可以是标志性建筑又或者仅仅用来当作大门、装饰。民间牌坊通常为石质或木质,其规模以牌坊的间数、柱数和坊顶数的多少为标志。以四柱三间最为常见,而六柱五间以上都算是大型的牌坊了,明清时期的徽州,拒不完全统计立有的牌坊多达上千座,而黟县西递胡文光牌坊,算是古徽州建造最为精良的牌坊了。
三绝之祠堂
与牌坊一样,古徽州的祠堂也是数不胜数,按照《礼记》规定,只有帝王、诸侯、大夫、王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,平民只可以在家里祭祖。直到明朝才开始允许百姓建造祭祖的家庙,家庙就是祠堂。
在祠堂所供奉的是先祖的排位,要进入祠堂也是必须生前有着功名、教化有功、躬身践行封建伦理道德有突出表现的人。而在乡村,祠堂一般也是私塾、学堂和家族聚集议事的地方,皖南古村落大多都是以聚居为主,所以祠堂便成为古徽州三绝之一。
除此以外古徽州主要的建筑还有戏台、书院、塔、亭、桥梁、寺庙等等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